青年科學家簡介
— R & D CENTER —
由王恩哥院士指導、付超研究員領銜,以及來自物理所、金屬所、哈爾濱工業大學、遼寧卓異新材料公司的科學家組成,包括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科技部“創推計劃”領軍人才2人,已在多孔陶瓷及復合材料領域耕耘近30年,一直處于科學與技術研究的最前沿,創造了眾多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
趙國瑞
博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博士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高級工程師
多孔陶瓷團隊特種陶瓷合成與增材制造子方向負責人
中科卓異復合材料(東莞)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發表學術論文15篇,授權專利7項
由王恩哥院士指導、付超研究員領銜,以及來自物理所、金屬所、哈爾濱工業大學、遼寧卓異新材料公司的科學家組成,包括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科技部“創推計劃”領軍人才2人,已在多孔陶瓷及復合材料領域耕耘近30年,一直處于科學與技術研究的最前沿,創造了眾多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
由王恩哥院士指導、曹永革教授領銜,以及來自中科院物理所、中國人民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制造院、北京工業大學、法國馬賽大學、東莞理工學院、中晶激光照明有限公司、深圳零點科技有限公司的科學家、工程師組成,包括院士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廣東省珠江團隊帶頭人及團隊核心成員5人,博士12人,碩士7人,已在透明陶瓷領域耕耘近20年,一直處于科學與技術研究的最前沿,創造了一系列國內外領先的創新科技成果。
由王恩哥院士指導、曹永革教授領銜,以及來自中科院物理所、中國人民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制造院、北京工業大學、法國馬賽大學、東莞理工學院、中晶激光照明有限公司、深圳零點科技有限公司的科學家、工程師組成,包括院士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廣東省珠江團隊帶頭人及團隊核心成員5人,博士12人,碩士7人,已在透明陶瓷領域耕耘近20年,一直處于科學與技術研究的最前沿,創造了一系列國內外領先的創新科技成果。
王充
博士,2014年1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博士后,2017年10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出站,2018年3月~2019年6月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
深圳市后備級領軍人才,龍華區龍舞華章高層次A類人才
廣東省“珠江團隊”核心成員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高級工程師,透明陶瓷團隊柔性傳感方向負責人
中科皓奇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顧問,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授權專利8項,產業轉化1項
麻朝陽
博士,2017年6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
博士后,2019年6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出站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研究員,透明陶瓷團隊熒光透明陶瓷子方向負責人
廣東省“珠江團隊”核心成員
中科皓玥(東莞)半導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顧問,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授權專利10項,轉讓專利6項
由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的專家組成,負責人為劉開輝研究員(青年“千人計劃”專家)、王恩哥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從1995年開始,本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輕元素材料的系統研究,已有20余年的積累,團隊先后主持及完成科技部973、863 重點基金、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基金、中科院重大裝備研制項目等十余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重點基金項目。團隊在后硅時代輕元素低維電子器件、功能器件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成果,在相關領域發表了500余篇學術論文(包括50篇以上的Science、Nature及子刊論文)。
2020年3月11日,研究院輕元素材料產業化團隊成功獲批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先導性新材料與技術”專題項目“單晶銅箔的研究與開發”。
劉科海
博士,2016年9月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
博士后,2019年8月大連理工大學出站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研究員
輕元素材料團隊高柔性薄膜子方向負責人
中科晶耀(東莞)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顧問,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2項
吳慕鴻
博士,2013年7月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
博士后,2019年5月北京大學出站
北京大學國際量子材料中心助理研究員
輕元素材料團隊高導電薄膜子方向負責人
中科晶耀(東莞)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顧問,發表學術論文16篇,授權專利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