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1-06-10 09:49:17
作者: 東莞先進陶瓷與復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瀏覽:
6月7日上午,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中科卓異環境科技(東莞)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多孔介質燃燒技術在鋅冶煉加工行業的開發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廣東省韶關市成功舉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持評價會。評價會專家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多位有色金屬冶煉與環保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組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院士、常務副主任陳東敏教授、首席科學家付超研究員,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余剛,副總裁鄭金華,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黨委書記、廠長鐘勇等領導、專家以及來自政府與企業界的代表百余人出席評價會。
項目研發團隊技術總監任志恒博士向專家組報告了多孔介質燃燒技術的研發歷程以及在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的應用和示范情況。多孔介質燃燒技術是一種氣體燃料和氧化劑預先混合后進入多孔介質并在其孔隙內或表面進行燃燒的最新一代國際先進燃燒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燃燒方式存在的高能耗、氮氧化物排放超標、金屬易燒損等行業痛點問題,可廣泛應用于鋼鐵、有色、石油石化、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
專家組一行在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多孔介質燃燒技術應用現場,實地觀摩考察了該項技術的應用示范情況。根據廣州賽寶認證中心和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東莞檢測院第三方現場測試,多孔介質燃燒器的平均節能率為32%,氮氧化物排放濃度17mg/m3,一氧化碳排放濃度小于10mg/m3,遠遠低于行業標準。
經過對技術報告、現場實測數據分析和質詢,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整體技術居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多孔介質燃燒系統在鋅冶煉行業中的應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家組組長柴立元院士指出,團隊開發的國內首臺(套)智能化多孔介質燃燒系統,展現出巨大的技術經濟優勢,為燃氣高效清潔利用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希望該項技術盡快在有色金屬全行業推廣應用。中金嶺南公司董事長余剛表示,多孔介質燃燒技術作為一項先進的綠色低碳技術,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該項技術在韶關冶煉廠全面應用,每年可節省燃氣750萬立方米,減少鋅渣量1600余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3000余噸,降低直接生產成本超過3000萬元。中金嶺南公司希望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王恩哥院士指出,雙方應進一步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推動實驗室與行業頭部企業開展更廣泛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和聯合創新,促進傳統行業節能降耗和減排,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與高質量發展。
本次科技成果評價會的成功召開,標志著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發的多孔介質燃燒器在有色金屬領域完成了從“樣品”到“產品”的轉化,得到了行業企業的充分認可,為下一步實現從“產品”轉換為“商品”奠定了堅實基礎。多孔介質燃燒這一綠色低碳技術在有色金屬領域的全面推廣應用,將有效解決全行業普遍存在的NOx高排放、高能耗等痛點問題,實現工業“節能”與“減排”協同邁進,為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作出積極貢獻。